新版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指南 > 生活杂谈

美国硅谷人过什么样的生活

时间:2012-02-02 12:57:23  来源:  作者:admin

“六度分隔”最淋漓尽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道你们都如何度过新年前的最后一夜。在这个思乡泛滥的夜晚,我跟着朋友去了一个饭桌。

通常,一个人来到陌生地,社会性网络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基础理论——“六度分隔”(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总表现得最淋漓尽致。很快,我周围就坐满了Google和在各start-up(初创型公司)工作的朋友。

但新朋友还接踵而至,我们仍在等待。

一般而言,如果是在国内,这样的空白间隙,总由各种各样的八卦打发:比如谁和谁分了手,谁谈起了恋爱,谁跳了槽,谁升了职,或者集体大骂某个股票。用龙应台的话说,她和大陆学者的饭局谈话只有房子、票子、孩子和车子——如果她不在,还会有妹子。

长期以来,饭局因能提供一个地域最强烈的市井特质,都为记者所热爱。不过,我并没听到太多工程师的八卦,相反,却迅速卷入了头脑风暴。

A提议做一个游戏。他举起右手,让对面的Z猜数字。

A先伸出3个指头说这是“1”;之后伸出5个指头说是“3”;然后,伸出4个指头说是“5”;最后伸出1个指头,问这是几?

Z说是“4”,他答对了。可我却大惊失色,因为眼看游戏正向我这边轮过来。我想,如果“3”是“1”、“5”是“3”、“4”怎么会是“5”、“1”又怎么会是“4”呢?

幸好还没轮到我出丑,他们就开始玩起了另一个——现在,桌上有一碗粥,要求被两个人分,在没有称量用具和刻度容器下,怎么分才能让双方都满意?

两人分粥可能并不复杂,比如你可以让其中一人先分,另一人选,那么,第一人会按自己认为已经公平的结果分粥,而第二人会选择他主观认为“多”的那一碗。结果,谁都满意。

不过,如果是三人分粥,什么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这个智力题的前提是,三人价值观相似,且不存在心智残缺者。随即,大讨论开始,有人说这是“博弈论”问题;有人说,可以让一个人先吃饱,然后再让另两人分。

我正听得云里雾里,不幸!该点菜了。
google的智力题

诚实讲,这样的饭局让我寝食不安。作为一个记者,长期以来我都用胡塞尔“现象学”的思维(观察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而非科学世界)掌握世界,这就如一个练气功的人突然遇到另一气场。我好奇,硅谷人到底生活在一种什么日常氛围?换言之,智力赛或知识崇拜在这里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当然,饭局不是单一案例。感恩节夜晚,我曾与几个朋友去Google打球。当我打得快把自己也像个乒乓球一样扔出去时,其中另几个朋友已在小黑板上讨论起一个复杂数学题。很快,更多人围了上去。

另一次,则是圣诞节,我们去Lake Tahoe滑雪。路上,为打发冗长而无聊时光,出发时,我被要求猜测目视中的云朵离我们所在车的实际距离;回程途中,则变成了更可怕的知识面大比拼。

那样的专业性,我只在年轻时的校园或中央电视台的娱乐节目看到过——我被要求按座位秩序轮着说“化学元素”、“奥运会比赛项目”、“各国国家和首都”等等。我当然又闹了一些笑话,如说到“岩石种类”时,眼看周围“氟石”、“孔雀石”、“芙蓉石”、“鹅卵石”一个个飞过去,我竟然脱口而出——“井冈山”。

诚实讲,之后日子,我也曾深夜爬起来去Google“分粥游戏”,但搜索到的都是七人分粥的制度学解释(百度将告诉你,不同分配制度,会造就不同社会风气)。于是昨晚,按捺不住好奇心,我给一位在Facebook工作的朋友S打电话,他是一位奥赛冠军。

首先,S给我解释了“拇指游戏”。

“原理像‘Black magic’游戏。”S说,猜题线索不一定是数字规律,你仔细看“3—1”、“5—3”、“4—5”、“1-4"关系,这里逻辑其实是:A上一次举的数字是什么。所以,无论A怎么变幻下面数字,你只要回答他上次伸出的拇指数。

“三人分粥”的解答则是这样的:第一人先按自己理解的“公平”将粥分为三份,然后让第二人选择其中一份,还是剩下两份。如果他选后者,那么再在他与第三人中按前面的“二人分粥”原则分粥。其中的关键,由第三人先选择是要三碗中的哪一碗。

在S看来,硅谷工程师们热爱玩智力题,一是为应付各公司招聘时千奇百怪面试题的需要,另外则是因为好胜心。为说明这种做智力题的愉悦性,接着,奥赛冠军又给我举了另一个题目。
真正的技术或知识获得话语权

——现在,有1000根电线,两头分别放在楼上和楼下,你不知他们的顺序对应关系,如楼上1号不一定对应楼下1号。如果跑楼上再跑楼下算一次,那么最少需要几次才能知道它们的对应关系?

答案是:两次。可惜,我没办法详细描述论证过程(在我听懂前我要先死去很多脑细胞),不过我想说明的是:在我过去报道国内互联网公司新闻的几年里,我并没发现真正的技术或知识能获得多少话语权。

换言之,你也许知道很多有名的科技公司发源于硅谷,但是否知道无处不在的智力题,却是硅谷最市井层面的秘密之一呢?如果一个地方,智力或知识中的胜负能真正奠定人在圈子中的号召力和江湖地位,你可以想象,这种相对单纯的“秩序”能给创新带来什么样的文化土壤?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购物窍门]美国生活中这些东西比中国便宜
·[手机通讯]美国手机基本知识和如何在美国买手机??
·[购物窍门]我在美国买笔记本电脑的心得
·[购物窍门]介绍几个美国买手表的网站!
·[汽车天地]【转帖】在美国开车的经验和教训
·[购物窍门]在美国怎样买笔记本电脑-便宜?
·[购物窍门]美国哪里买女士包包便宜以及好看的箱包
·[手机通讯]在美国买手机超详细攻略,在美国买手机还是在
·[生活杂谈]推荐一个可视化网址导航网站(图)
·[生活杂谈]美国生活,对即将赴美和已在美的朋友们一定要
sponsored links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sponsored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