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实用资讯 门户 学无止境 修身养性 查看内容

懂得进退有道,才是真正睿智的人

2023-7-5 08:1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48|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人在世间行走,当知依时而动,进退有节。事业初创时,当经论谋划,积极入世,努力进取;功成名就后,历经世事的繁华与人性的复杂,则当复归简单,多几分清净无为。如此懂得进退有道,才是真正睿智的人。然而,受欲望 ...

人在世间行走,当知依时而动,进退有节。

事业初创时,当经论谋划,积极入世,努力进取;功成名就后,历经世事的繁华与人性的复杂,则当复归简单,多几分清净无为。如此懂得进退有道,才是真正睿智的人。

然而,受欲望诱惑,人往往难以激流勇退,稍一不慎,就会酿成人生悲剧。只有学会懂得适时而止,领悟清净无为的大道,方能成为人生赢家。如此,则不可不读《淮南子》。

《淮南子》是一部集道家文化大成的“绝代奇书”(胡适语),阐述的不仅是宇宙人生的大道,更透析了治国、齐家、修身的精要。读懂这部书,能让您懂得人生的进退之道,远离灾祸,获得吉祥。


1967年1月13日晚上,毛泽东和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最后一次会面和谈话。据刘少奇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子女回忆,毛泽东推荐刘少奇去读几本书,其中有一部就是《淮南子》。毛泽东当年为何推荐刘少奇去读《淮南子》,或是随口言及,抑或大有深意?已经不得而知。不过,从毛泽东本人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对于《淮南子》是十分熟悉的。

比如,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写道:

“这个攻击的形势,简直是疾风暴雨,顺之者存,违之者灭。其结果,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花流水。”

这段话中的“急风暴雨”,又写作“疾风暴雨”,引自《淮南子•兵略训》。原文是:

何谓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

意思是:怎样才是隐蔽的天气呢?非常寒冷、特别炎热,急促的风和暴烈的雨,大雾茫茫、阴霾昏暗,利用这些天候去机动灵活地发起攻击。

这里讲的是古代用兵作战的计谋,实际上是一种战术原则。后来却常常被用来比喻阶级斗争或激烈的战斗。毛泽东用“急风暴雨”,就是论述农民和地主的阶级斗争之猛烈。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再一次引用了“疾风暴雨”一语,用它来形容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威武壮观。在同篇文章中,还引用了《淮南子》中的“削足适履”一语。

此外,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毛泽东写道:

“这种批评一发展,党内精神完全集注到小的缺点方面,人人变成了谨小慎微的君子,就会忘记党的政治任务,这是很大的危险。” 

其中“谨小慎微”一语,原作“敬小慎微”,就是出自《淮南子•人间训》中的“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形容对细微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即待人处世非常审慎。

从以上几例,可见毛泽东对《淮南子》的熟稔。



清代 “中兴名臣”曾国藩被称为“儒家最后的圣人”。曾国藩在学习儒家经典的同时,对道家学问也有深入学习,《淮南子》就是其中之一。他对《淮南子》的文本非常熟悉,其《求阙斋读书录》中有二十多则对《淮南子》研究和探讨的文字。

咸丰十年(1860),正是“湘军”与太平军对抗激烈和僵持的时期。此时,曾国藩正在读《淮南子》。这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他夜读《淮南子·修务训》,看到文中有“功可强成,名可强立”之语,感到“若有所会”,产生精神共鸣。从“耻圣道之独亡于己”“南荣畴”“曾茧重胝,七日七夜,至于秦庭”而救楚的“申包胥”身上,曾国藩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动力,勉励自己努力有为,不言放弃,以求成就功名。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